

鈣鈦礦太陽能電池(PSC)近年來發展迅猛,已成為最有潛力的下一代光伏技術之一。然而,鈣鈦礦材料的穩定性和制備工藝仍存在一些挑戰,阻礙著PSC的大規模應用。提高鈣鈦礦電池效率和穩定性的一個重要方法是缺陷鈍化,以減少缺陷態和陷阱態,提高電荷載流子傳輸效率。
在最近發表在《Nature》期刊的一項重要研究中,由香港城市大學馮憲平教授和英國牛津大學 Henry J. Snaith 教授共同領導的團隊,發展出了一種具有突破性的水活化動力鈍化策略,為高效且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的實現鋪平了道路。
【水活化動力鈍化技術:突破性新策略!】
這項研究的關鍵是開發了一種新的鈍化材料——阻礙脲/硫代氨基甲酸酯鍵Lewis酸堿材料(HUBLA)。這種材料利用水活化動力鍵合,能夠在鈣鈦礦材料中動態形成新的鈍化劑,以修復材料中的缺陷,進而提高器件效率和穩定性。
傳統的鈍化材料通常只能在制備過程中被施加,而在裝置運作后其效果就會減弱或消失。HUBLA突破了傳統技術的限制,它能夠在環境中的水分和熱量的作用下動態地進行修復,類似于“自我修復"功能。
HUBLA的工作機制
HUBLA在水存在的情況下會產生新的鈍化劑,以封堵材料的缺陷。這些鈍化劑可以與鈣鈦礦中的碘空位、無機陽離子等缺陷進行作用,抑制電荷復合,進而提高器件的效率和穩定性。更值得關注的是,HUBLA材料還能根據周圍環境中的熱量進行自我調整,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新的鈍化劑。這種“熱活化"特性為HUBLA鈍化材料帶來了更高的應用彈性,在多種環境條件下都可以發揮有效的鈍化作用。
【HUBLA鈍化技術:實現高效和穩定性!】
研究團隊以HUBLA鈍化材料制備了高效且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。阻礙脲/硫代氨基甲酸酯鍵Lewis酸堿材料(HUBLA)能優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l 鈍化缺陷: 鈣鈦礦材料中常存在缺陷,這些缺陷會成為電子-空穴復合中心,降低電池的效率。HUBLA材料可以通過與鈣鈦礦表面的未配位金屬離子或缺陷位點發生反應,鈍化這些缺陷,減少復合過程,提高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。
l 改善接口質量: 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,鈣鈦礦層與電極之間的接口質量對于電池性能至關重要。HUBLA材料能改善這些接口的質量,提高接口處的電荷傳輸效率,減少電荷復合,從而提升電池性能。
l 穩定性增強: 鈣鈦礦材料本身容易受環境因素(如濕度、氧氣、光照等)的影響而降解。HUBLA材料可以提供一種保護層,防止環境因素對鈣鈦礦材料的侵蝕,顯著增強電池的穩定性和壽命。
l 能級匹配優化:HUBLA材料具有Lewis酸堿性質,可以調整鈣鈦礦材料與電極之間的能級匹配,從而優化電荷注入和提取過程,減少能量損失,提高電池的開路電壓和填充因子。
實驗結果顯示,采用HUBLA鈍化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,轉換效率可達25.1%。此外,該器件在85℃下氮氣氣氛中老化1500小時后,仍能保持初始效率的94%,而在此溫度下以及30%相對濕度(RH)空氣中老化1000小時后,其效率仍能維持初始效率的88%。
【研究結果:重大的科學突破和應用前景】
這項研究的成功不僅證明了水活化動力鈍化策略的可行性,而且展現了HUBLA在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和穩定性方面具有巨大潛力。該研究團隊認為,這項技術突破有望為未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發展提供新思路,加速其商業化應用。
未來,該研究團隊將繼續優化HUBLA材料,探索更多水活化動力鈍化策略,開發更加穩定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,為實現低成本、高效清潔能源目標而努力。
總結
香港城市大學 Feng Shien-Ping 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,利用新穎的水活化動力鈍化策略,顯著提高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和穩定性。HUBLA材料能夠在環境水分和熱量作用下,動態修復鈣鈦礦材料缺陷,使器件在不同環境下都具有良好的性能表現。這一研究成果標志著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發展的一個重大突破,將為未來推動光伏技術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。
重要技術參數:
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:25.1%
熱穩定性: 在85℃下氮氣氣氛中老化1500小時后,仍能保持初始效率的94%
濕穩定性: 在85℃和30%相對濕度(RH)空氣中老化1000小時后,其效率仍能維持初始效率的88%。
關鍵材料:阻礙脲/硫代氨基甲酸酯鍵Lewis酸堿材料(HUBLA)
關鍵技術:水活化動力鈍化策略
參考文獻
Water- and heat-activated dynamic passivation for perovskite photovoltaics
Nature 2024
【本研究參數圖】

FigS5. 羥基和異氰酸酯基之間的反應。(a)羥基和異氰酸酯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。(b) NCO-AS 與IPA反應30分鐘的1H-NMR光譜。對于(b)和(c)、0分鐘后加入IPA。

FigS6. HUBLA 的交聯機制。兩個過氧化物晶體一般不能結合在一起,因為在接口上沒有相互作用或結合。交聯機制相反,如果在包晶表面涂上HUBLA,HUBLA就能在接口上解離和結合,部分HUBLA就能與包晶結合在一起。HUB可以在接口上解離和結合,部分HUB可以在兩個晶體的接口上誘導交聯(白色球代表-N+H3

FigS14.原始和HUBLA涂層過氧化物晶體的穩態PL和TRPL。插圖為透輝石晶體的照片和穩態PL



推薦設備:
LQ-100X_PL_光致發光及發光量子產率測試系統
以下幾點優勢,可應對材料測試面臨的挑戰:
l以緊湊的設計,尺寸大小 502.4mm(L) x 322.5mm(W) x 352mm(H),搭配4吋外徑PTFE材質的積分球,并且整合NIST追溯的校準,讓手套箱整合PL與PLQY成為可能。
l利用先進的儀表控制程序,可以進行原位時間PL光譜解析,并且可產生2D與3D圖表,說明使用者可以更快地表征材料在原位時間的變化。
l系統光學設計可容易的做紅外擴展,波長由700-1100nm, 可展延至1700nm。粉末、溶液、薄膜樣品都可相容測試。
文獻參考自 Nature 2024 DIO:10.1038/s41586-024-07705-5
本文章為Enlitech光焱科技改寫用于科研學術分享如有任何侵權 請來信告知